漕河泾畔·我们的家,漕河泾街道举行改革开放45周年发展变迁大家讲活动
- 2023-10-12 19:53:38
- 来源:东方网
- 阅读量:9123

“曾经的农田和村宅,如今成为了繁忙的上海铁路南站;曾经堆积垃圾的‘垃圾山’,如今变身现代化的高档写字楼;曾经小商铺林立的漕河泾老街,如今蜕变成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一个生态型住宅小区……”,10月11日,在《“漕河泾畔·我们的家”——漕河泾街道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发展变迁大家讲》的活动上,年近七旬的土生土长漕河泾居民崔培知如此激动地感慨。
漕河泾街道地处徐汇区南部,2000年12月,漕河泾撤镇建置设立街道。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5年的建设,有着百年历史的漕河泾从曾经的农田到现在的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已然成为徐汇中部崛起的现代化新坐标。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漕河泾不断整合社区资源,培育社区精神,激发社区活力,切实提高社区治理,不断提升社区企业、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大家讲活动现场,来自漕河泾街道的单位、企业和居民代表,纷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与会者分享“人民之城”这一重要理念在百年漕河泾的生动实践。
在大家讲活动的宜学板块,徐汇区望德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卫玲,徐汇区求知小学校长陈婕和上海市中国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郑敏芳,讲述如何在现代教育发源地的徐汇,全心全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学校的理念。
在大家讲活动的宜业板块,在辖区内落户的企业“巨人网络”和“泰坦科技”负责人,畅谈和感谢街道为区域产业升级、融合发展做好企业“店小二”的付出和努力。
在大家讲活动的宜居板块,金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红英,月河小区的党员居民忻亚萍,和从出生、生活到工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漕河泾的居民崔培知,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享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美妙体验,以及漕河泾“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是怎样滋养着社区人民的幸福生活。
活动最后,大家纷纷在明信片上写下了对“魅力新中城”的美好祝愿,并加盖印章后投递进了未来邮筒。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深股通现身9只个股龙虎榜 2023-10-12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赣州打造“ 2023-10-12
- 90后“新农人”唱响“新农经 2023-10-12
- 稻在水中长鱼绕稻间游 2023-10-12
- 大道通衢天地宽 2023-10-12
- 阿维塔“智驾征珠峰挑战赛”圆 2023-10-12
- 2023全国优强民营企业助推 2023-10-12
- 最后的手动挡,高尔夫GTI3 2023-10-12
- 问界新M7震撼发布车载小艺还 2023-10-12
- 融入“强省会”战略安顺积极推 2023-10-12

- 开勒股份携手兰钧新能源加码储 2023-10-12
- 李蓓“删帖”,“平准基金”受 2023-10-12
- 加快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邮 2023-10-12
- 假期经济「回来了」? 2023-10-12
- 问界M7大卖!华为智驾功不可 2023-10-12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让 2023-10-12
- 本来生活携手俞三男通过产地直 2023-10-12
- 助产业链中小微企业融资供应链 2023-10-12
- 年产能30万吨风行乳业石滩基 2023-10-12
- 专家:大湾区会展业要避免同质 202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