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 2025-04-06 08:29:21
- 来源:千龙网
- 阅读量:7321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经营指标稳健均衡 资产质量稳定向好
国有六大行去年共赚1.4万亿元
3月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度报告,国有六大行2024年度成绩单均已揭晓。
整体来看,2024年,国有六大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均衡,资产质量稳定向好。六家银行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合计1.4万亿元,日赚约38亿元,其中四家银行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受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等因素影响,净息差下行挑战依旧不减。
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去年,国有六大行尽管在营收增速上出现分化,但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盈利能力上,工商银行依旧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658.63亿元,同比增长0.5%;建设银行位居第二,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355.77亿元,同比增长0.88%。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820.83亿元、2378.4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7%、2.56%;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5.86亿元、864.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93%、0.24%。
六大行资产总额去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其中,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万亿元,至此,总资产超40万亿元的国有大行增至3家。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末,工商银行资产总额达48.8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农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3.2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8%;建设银行资产总额为40.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6%。
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年度。记者梳理六大行年报注意到,各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中有升。
在业绩发布会上,工商银行副行长张守川表示,截至2024年末,该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突破3.1万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均居同业首位。今年该行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前两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400亿元。建设银行行长张毅介绍,该行重点领域占比持续提升,精准滴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创、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取得两位数增长,占比稳中有升。
展望2025年,多家银行负责人均表示,对宏观经济回稳向好具有信心,将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银行行长张辉表示,今年将加大对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减少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今年银行业净息差有望企稳
从净息差表现来看,六家国有大行净息差均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下降幅度在1个至19个基点。具体来看,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为1.87%;建设银行以1.51%位居第二;交通银行净息差最低,为1.27%,同比微降1个基点。
银行业净息差是市场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银行通过借贷活动获得的收益与其支付给存款人的利息之间的差距。多家银行管理层认为,预计今年银行业净息差仍然承压,随着经济的逐步回升向好,银行业的净息差将逐步企稳。
净息差下行还是一个行业共性,但是下降幅度在收窄。工商银行副行长姚明德认为,银行业整体的息差收窄情况在2024年下半年已经出现了边际改善,展望2025年,LPR报价还将继续维持下调的趋势,商业银行将根据这种趋势适时调整存款的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稳定息差水平,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更好地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的关系。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上市险企年报观察财险业:提质 2025-04-06
- 锦绣里,看见美与自信 2025-04-06
- 和讯投顾高璐明:市场大概率还 2025-04-06
- 港股早评:三大指数低开生物医 2025-04-06
- 创新奇智2024年营收净利、 2025-04-06
- 大虹桥从“流量入口”蝶变为“ 2025-04-05
- 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国人寿 2025-04-05
- 家电企业们,都有一个「统管全 2025-04-05
- 清明假期热门景点客流如潮山水 2025-04-05
- 国铁沈阳局清明小长假预计发送 2025-04-05

- 富德生命人寿VIP艺术季:金 2025-04-05
- 济宁:推动全民健身点亮健康生 2025-04-05
- 赵无极领衔,融汇古今东西的艺 2025-04-05
- 广西发布春秋两季森林康养旅游 2025-04-05
- 短途游、周边游受青睐哪些地方 2025-04-05
- 连云港9GWh钛锂动力电池项 2025-04-05
- 逆势上扬!兰博基尼2024营 2025-04-05
- 钛虎机器人攻克关节技术,助力 2025-04-05
- 享界S9增程版来袭:31.8 2025-04-05
- 骆驼三代驻车锂电:4G智能、 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