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球增长的新动力
- 2025-06-25 00:23:59
- 来源:中新网
- 阅读量:8512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24日参加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之“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分论坛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球增长的新动力。
--> |
黄汉权指出,概括来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他认为,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中国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和第二大消费国,每年经济增量超6万亿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达到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新技术不仅继续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也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外溢。同时,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新需求也将拓展中国市场空间,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消费场景。
其次,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近年来,中国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着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既为自身绿色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为中外企业合作提供新空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务实举措,让更多外资企业能够参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分工合作,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场景为中外企业提供合作新空间。
黄汉权称,作为“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者,中国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条件,可以重点从五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四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五是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养新质生产力急需人才。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为让“好果卖好价”,茂名这个 2025-06-24
- 上海工程师“集装箱”里办公, 2025-06-24
- 连续超额续作!央行25日将开 2025-06-24
- 华正新材为子公司提供3500 2025-06-24
- 基金分红热度不减6月份来频现 2025-06-24
- 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金租公 2025-06-24
- 美国学者:美国在全球的角色不 2025-06-24
- “利好出尽”?盘中惊现“天地 2025-06-24
- 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武社 2025-06-24
- 每日互动为子公司新增不超过6 2025-06-24

- 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 2025-06-24
- Z世代来袭,212重塑当代户 2025-06-24
- 大盘低开高走逾4200只股票 2025-06-24
- 电视节|《太平年》《我们的河 2025-06-24
- 韩泰iON新能源轮胎上市两周 2025-06-24
- 虎牙村运会电竞大篷车燃动成都 2025-06-23
- 两岸读者敦煌共读:与千年壁画 2025-06-23
- 中新武威观天祝:菌香四溢促增 2025-06-23
- 收评:沪指涨0.65%能源金 2025-06-23
- 湖北大冶“过紧日子”276家 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