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经济正成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去年占GDP比重为18.01%
- 2025-08-01 10:51:04
- 来源:中国网
- 阅读量:17405
7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核算,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242908亿元,比上年增长6.7%,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增速高2.5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18.01%,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新产业指应用新科技成果、新兴技术而形成一定规模的新型经济活动;新业态指顺应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需求,依托技术创新和应用,从现有产业和领域中衍生叠加出的新环节、新链条、新活动形态;新商业模式指为实现用户价值和企业持续盈利目标,对企业经营的各种内外要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形成高效并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商业运行模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多年来,我国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总体快于经济增速,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有效投资空间,还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竞争格局,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三新”经济发展良好,形成三大新态势。一是增速领先和结构升级,增速高于GDP增速2.5个百分点。二是领域拓展和技术驱动。低空经济、空天信息、算力网络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三是区域协同,生态聚合。目前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通过“三新”联盟形成创新集群,雄安新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已覆盖物流、城市管理等领域,体现“点—链—网”的协同效应。
刘向东表示,随着我国生产要素供需条件正在发生显著变化,技术、知识、数据等新型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三新”经济占GDP的比重逐年提升,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展现出向新向优向绿、蓬勃向上发展的力量,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支撑。
谈及筑牢“三新”经济发展基石的举措,田利辉建议,一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要深化。完善数据确权、定价、流通机制,释放“数字红利”。二是需要强化监管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协同监管体系,严控算法垄断与数据滥用风险。三是要对接国际标准,将ESG披露、碳核算等纳入“三新”评价体系,提升中国方案的国际话语权。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量产元年的人形机器人,要破局 2025-08-01
- 北上广上半年收入消费盘点:上 2025-08-01
- 江西五十铃皮卡“补贴计算器” 2025-08-01
- 2025CIGDC多国高峰对 2025-07-31
- 中部六省,为啥湖北跑得最快? 2025-07-31
- 保险股有望复刻银行股行情吗? 2025-07-31
- 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增 2025-07-31
- 济州赛场挥汗竞技中韩少年以体 2025-07-31
- 采风团走进湖北通山:穿越清凉 2025-07-31
- 香港金管局:美联储未来减息步 2025-07-31

- “东莞港-非洲阿尔及利亚”新 2025-07-31
- 中国贸促会:上半年签发各类证 2025-07-31
- 宁德时代:2025上半年实现 2025-07-31
- 并购重组浪潮奔涌产业并购渐成 2025-07-31
- 打造AI时代的“Labubu 2025-07-31
- 直播自贸港丨海南省商务厅:封 2025-07-31
- 中国科技馆2025级“小小志 2025-07-31
- 87家私募获香港9号牌照头部 2025-07-31
- 年内最强基金“闭门谢客” 2025-07-31
- 顺控发展003039.SZ新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