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汇天两架飞行器相撞,一场现实的压力测试
- 2025-09-21 04:48:14
- 来源:证券之星
- 阅读量:7284
9月16日下午,正在参加长春航展的eVTOL厂商小鹏汇天,两架eVTOL在起飞后相撞。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小鹏汇天求证,对方表示,9月16日下午,广东汇天通航在长春航展预演结束后,参与双机编队演练的两架飞行器因飞行间距不足发生接触,其中一架飞行器正常降落,另一架飞行器在着陆时发生机身受损起火。现场人员安全,相关部门已有序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资料显示,小鹏汇天是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今年7月,小鹏汇天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9月17日,低空经济相关概念股并未出现大幅波动,低空经济指数涨3.64%,小鹏汽车(09868.HK)港股股价涨1.38%,可见事件并未影响到资本市场对低空经济的信心。
eVTOL是当前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受到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发展速度有所提升,其噪音水平、飞行灵活性和运营成本均要明显优于传统直升机。
但不可否认的是,eVTOL仍处于产业化的初期,还需要经历更多的试验和市场考验。此次事件虽为意外,但为新兴的eVTOL行业提供了现实的压力测试。事故发生在航展场景,现场救援响应及时,消防人员迅速到场,这也体现出应急机制的有效性。
据了解,国内大多数eVTOL都兼具自动驾驶和人工操作模式,亿航的EH-216S不具备机上操控,包括小鹏汇天陆地航母的飞行体(X3-F)部分、时的科技E20、沃飞长空AE200等厂商均具备机上操控功能,部分5座以上的eVTOL机型还要求配备飞行员。
2024年9月,小鹏汇天正式发布旗下“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体采用六桨六轴双涵道设计,提升了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飞行器的主体结构和旋翼均使用了碳纤维材料,不仅减轻了重量,还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强度和耐用性,增强了耐久性和抗风能力。飞行器的桨叶和机臂均可折叠,便于收纳和运输,解决了传统飞行器“储存难”的问题。
目前,“陆地航母”在中国市场已收获近5000份订单,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交付,小鹏汇天在广州黄埔的制造基地将于今年内竣工。今年3月,中国民航局发布《X3-F型航空器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稿》,为“陆地航母”等新型飞行器的适航审定奠定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德勤:港府正积极推动代币化走 2025-09-21
- LyftLYFT.US联手W 2025-09-21
- 2025凯度BrandZ中国 2025-09-20
- 国际长线资本缘何青睐险企零票 2025-09-20
- 平安健康险马荣强:以健康风险 2025-09-20
- 网络安全宣传周,广东“有料” 2025-09-20
- “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媒 2025-09-20
- 五大数据跨境流动项目正式发布 2025-09-20
- 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加大信贷支 2025-09-20
- 多部门详解扩大服务消费“19 2025-09-20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 2025-09-20
- 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激 2025-09-20
- 重要指数密集调整释放多重信号 2025-09-20
- 碳酸锂产业链供需格局改善 2025-09-20
- 国资央企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2025-09-20
- 金川故事永昌铜业多措并举守好 2025-09-20
- 央企深改凸显科技“硬实力” 2025-09-20
- 未来十年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 2025-09-20
- 载誉而行,闪耀全球:追觅空气 2025-09-20
- 2025面向东盟人工智能合作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