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暑气渐浓“冬病夏治”正当时
- 2025-06-25 10:26:19
- 来源:新华网
- 阅读量:16211
夏至暑气渐浓 “冬病夏治”正当时 专家送来“秘籍”助您平安度夏
贴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 本报记者宋延康 摄
蝉鸣骤起,暑气渐浓,我们迎来了一年中阳气最盛的节气——夏至。此时节,人体如同顺应天时的“小太阳”,阳气外达体表,汗腺开泄排毒,但也面临脾胃虚弱、津液易耗等健康挑战。南宁市中医医院专家指出,夏至养生需把握“顺阳而调”的智慧,从作息、饮食、情志及中医调理等多维度科学养护,助力平安度夏。
“头晕目眩”成夏日困扰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阳气最盛的节气,但也是许多人出现“头晕目眩”的高发期。近日,南宁市中医医院眩晕门诊患者明显增多。市民张先生因突发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就医,被诊断为“痰湿中阻型眩晕”,西医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对此,南宁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一病区副主任陈薇解释:“夏至时节,一方面心火当令,心阳最盛,容易出现心神不宁;另一方面,人体阳气外达体表,脾胃相对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容易生痰生湿。”特别是南宁湿热气候,湿气重,人体易让湿邪困阻中焦,影响阳气上升,从而出现头重如裹、头晕目眩的症状。夏至高温出汗多,血液容易浓缩黏稠,影响内耳微循环;脱水状态下内耳淋巴液浓度改变,直接影响平衡功能。
在夏至时节,人体的生理变化要求我们特别注意生活细节。首先,作息调理至关重要。陈薇建议,夏至期间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必须保证午休,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情志调节也是夏至养生的重要环节。对于容易心烦气躁的人群,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是预防夏季疾病的重要措施。
夏至前后是阳气补充黄金期
“冬病夏治”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尤其适合在夏至前后进行。所谓“冬病”,是指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胃炎、关节炎等。而“夏治”则是利用夏至前后阳气最盛的时机,借助天时补阳散寒,通过药物渗透、穴位贴敷等方式,扶助人体阳气,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疾病的目的。
陈薇介绍,三伏贴疗法是“冬病夏治”的常用方法之一。2025年的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这段时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毛孔张开,这时候贴药最容易被皮肤吸收,直达病灶。三伏贴适合各类人群。一般成人贴4~6小时,儿童2~4小时就够了。
注重从饮食到适量运动的平衡之道
夏至时节,饮食调理同样重要。陈薇建议,饮食以清热解暑、健脾祛湿、养心安神、生津止渴为原则。绿豆、冬瓜、苦瓜等食材可以清热解暑;薏苡仁、白扁豆等适合健脾祛湿;莲子、百合等可养心安神;西瓜、梨、马蹄等则能生津止渴。此外,适量饮用凉茶也是不错的选择,但肠胃功能不佳者需控制摄入量。
同时,运动安排也需根据季节特点进行调整。夏至期间,最佳运动时段为清晨5—7点和傍晚6—8点,应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高温时段运动。运动强度以微汗为宜,游泳、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运动时间建议控制在30~60分钟。
对于特殊人群,运动需特别注意。陈薇强调,眩晕患者适宜选择相对平缓的运动项目,注意避免突然的头部转动。室内运动时空调温度建议设置在26℃~28℃。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平衡练习,如在安全环境下的单脚站立、头眼协调练习等,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运动时需特别注意环境温差变化,运动强度以舒适为宜。运动前后要充分补水,避免大汗后立即冲凉水澡或进入低温空调房。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新闻
更多>每日精选
更多>- 5C、10C、15C…充电倍 2025-06-25
- 提前派发“定心丸”半年末流动 2025-06-25
- 科普|中医减重科学瘦身 2025-06-25
- 汽车观察:哈弗祭出“三板斧” 2025-06-25
- 芯片巨头官宣:控股! 2025-06-25
- 亚邦股份拟转让亚染租赁100 2025-06-25
- 复星医药02196选举陈玉卿 2025-06-25
-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发展 2025-06-25
- 为让“好果卖好价”,茂名这个 2025-06-24
- 上海工程师“集装箱”里办公, 2025-06-24

- 连续超额续作!央行25日将开 2025-06-24
- 华正新材为子公司提供3500 2025-06-24
- 基金分红热度不减6月份来频现 2025-06-24
- 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金租公 2025-06-24
- 美国学者:美国在全球的角色不 2025-06-24
- “利好出尽”?盘中惊现“天地 2025-06-24
- 武汉市委社会工作部举办“武社 2025-06-24
- 每日互动为子公司新增不超过6 2025-06-24
- 山西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 2025-06-24
- Z世代来袭,212重塑当代户 2025-06-24